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24期“马克思与19世纪欧陆思想”青年学者对话会顺利举办
2018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24期“马克思与19世纪欧陆思想”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00会议室顺利举办。
此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方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莅和兰洋、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杨洪源和助理研究员韩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董彪以及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张卫等8位青年学者作专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张秀琴教授出席此次论坛,郗戈教授作主题发言。专题发言分上下两场,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庄忠正和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主持。60余名校内外的学者、学生参加了这次论坛。
在主题发言中,郗戈教授从“马克思”、“19世纪欧陆”、“思想”、“与”、“青年学者”、“对话会”六个关键词深入解读了此次论坛的主题;“哲学生于对话,死于独白”,期待与会学者积极参与对话,碰撞出思想火花,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论坛上半场,方博博士、李娉博士、王莅博士和张卫博士分别以“社会历史中生成的人的本质与自由——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的一个研究”、“哲学生产与接受的复杂性——以马克思和克尔凯格尔的比较为例”、“马克思与西方人类学传统——启蒙主义的推进与断裂”、“从康德法哲学到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为题作了专题发言。
方博博士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完全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人的本质和自由并非被预先设定的抽象物,相反,它们的实质内涵只有在以人的生产实践为中介的社会历史进程之中才能逐渐被生成和揭示出来。李娉博士通过对马克思和克尔凯戈尔的比较,提出了哲学生产和哲学接受的复杂性,以及对待哲学生产与接受的复杂性的三个原则:尊重哲学生产的复杂性、保持哲学接受的开放性、坚持一种自觉的反思性与批判性。王莅博士针对劳伦斯·克拉德针的观点,依次分析了青年马克思与哲学人类学、中年马克思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晚年马克思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指出马克思思想与人类学思路有重大区别,他只是运用人类学成果求解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推进或影响了人类学研究,不能把马克思等同于“人类学家”。张卫博士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康德和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他从权利、义务和国家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康德法哲学思想,并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思想。
论坛下半场,杨洪源副研究员、董彪博士、韩蒙博士、兰洋博士分别以“马克思与蒲鲁东主义”、“马克思与达尔文的思想关联——以进化论为中心”、“社会主义理解史的哲学界划——从未完成的‘《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计划’谈起”、“马克思对法国大革命的解释及其挑战者”为题作了专题发言。
杨洪源副研究员认为,只有站在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或理论对手的高度,审视马克思思想的建构路径,才能真正认识到马克思思想的超越性。抬高马克思的理论对手,并不是对马克思的一种否定,而是对他的思想的一种真诚的肯定,因为这种抬高或许只是客观地接近他的理论对手的高度。只有揭示出马克思与不同的思想家在相同思想议题中的差异,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深邃性、开放性。董彪博士指出,马克思和达尔文的思想既具有交融性或相通性,又具有交锋性或差异性。在欧陆思想从人本主义向科学主义进军的路上,马克思和达尔文都坚持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区分,守护了“人是目的”这一人本主义主题。韩蒙博士认为,“《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计划”体现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念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萨米与蒲鲁东思想的整体考察,实现了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哲学划界,揭示了政治经济学与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探索出了一条德国社会主义本土化建构的道路,为其社会主义方案奠定了基础。兰洋博士从关于法国大革命一个的学术争论——“法国大革命到底是不是一场阶级斗争”出发,指出并不是资产阶级发动了法国大革命,而是后者促使资产阶级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传承角度看,判断一个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谁取得了最大成果,所以,马克思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论断依然是正确的。
围绕上下场青年学者的发言,张秀琴教授、郗戈教授等与会学者和学生提出了系列犀利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最后论坛在意犹未尽的对话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