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中心动态

新中国70年的国家治理:理念、话语与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7期召开

2019年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27期“新中国70年的国家治理:理念、话语与制度”青年学者对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飞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李戈、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魏志奇、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常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彬彬、陈明琨和蒋玲等8位青年学者作专题发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出席论坛并担任评议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衡主持。多家学术媒体代表及校内外师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专题发言环节,张权作了题为“话语与行动:中国政府的回应性”的发言。他指出,中国政府的回应性作为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强调了政府对公众诉求的回应性往往被视为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相比于话语层面的政府回应性,行动层面的政府回应性更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它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直接地息息相关。

张飞岸副教授作了题为“危机与变革:中国模式的可能性贡献”的发言。她指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的全面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资本逐渐失去外在约束性条件而向原始逻辑复归。她认为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社会科学构建了一系列概念,这些带有强烈美国色彩的概念用自由主义价值观重新解释人类历史,将社会主义和殖民地国家从“原告”变成“被告”,从而屏蔽了资本主义本身的问题。与此同时西方左翼也从经济左翼转变为文化左翼,发达国家内部的身份政治取代了阶级政治,试图通过分割无产阶级达到解构社会主义的目的。中国模式的可能性贡献在于通过理论建构和话语体系建构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超越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李戈老师作了“新中国劳资关系治理体系的奠基及其意义”的发言。他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了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劳资关系治理体系初创时期形成的特质。首先,在治理主体层面,实现了对新的利益主体的建构;其次,在治理内容层面,通过确立“劳资两利”的利益格局和向工人阶级赋权的方式建立劳资矛盾的调节机制;最后,在治理技术层面,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中国当时历史遗产和现实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治理技术。他指出,新中国劳资关系治理体系的当代启示在于回归整体性治理视野、延续赋权型的治理理念、锻造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树立枢纽型治理的思路,尤其需要思考如何激活基层的党和工会之间的资源输送、信息传递、价值凝聚和组织协同的功能。

魏志奇副教授作了题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意蕴”的发言。在对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基本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共享发展的新时代意蕴在于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对方略以及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实践要求包括: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平等四个方面。

常婧老师作了题为“协商民主嵌入基层治理的效能和路径”的发言。她将研究视角聚焦基层,认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自上而下落实党的领导的神经末梢和自下而上实践基层民主的逻辑起点的双重重要角色。为了破解基层治理“想管不敢管,敢管不会管,会管管不好,管好不落好”的困局,应该激活中国共产党“商量思维”的优良传统,在基层建立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构建政府掌舵、社会划桨、文化驱动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新时代社会有机融合中实现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

杨彬彬同学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党与政协关系的历史演进”的发言。他梳理并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与政协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到1954年的建构与转型阶段、1954年到1978年的收缩与废弛阶段、1978年到2012年的重新确立与发展阶段以及2012年至今的认知变迁与创新阶段,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党与政协的关系实现了执政维度、政党政治维度和民主发展维度的立体发展。

陈明琨同学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发言。他梳理并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创制与探索、曲折发展、调整与重振、改革与推进、深化与拓展等五个阶段,指出对外话语体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窄到宽和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的基本经验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蒋玲同学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规律”的发言。她从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总结:首先是保持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制度属性;其次是设立延续性和创新性辩证相统一的战略目标;再次是注重长期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最后是注重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精细化的阶段划分。她特别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需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在评议环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指出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主题发言,对于身处“思想退场、学术入场”时代的我们重新思考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互动与联结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研究选题上要具有宏大思想视野和理论关怀,但最好以“小切口”入手,注重以扎实的研究依据形成有说服力的证明。他强调学术研究要注重关键概念界定的准确性,尤其需要厘清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他还指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在解释中国国家治理问题上的适应性有待商榷,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在于提升治理效能和民众的获得感,要避免陷入西方话语陷阱。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水准,同时对学如何从事科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他强调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应以现实话题为切入点,在理论性聚集的同时凸显问题意识。宏观的大题目可以选取具体案例深耕,同时注重文章的创新性,除了历史梳理还要尝试进行正面的理论建构。要细致辨析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学理上界定好核心概念的内涵。他指出当前对治理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制度与机制,而对治理的文化、信念与权威的研究不够充分。如何将个人融入到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并且树立对治理文化的信念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论坛最后郗戈教授总结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从2013年至今已经举办了27期,本期首次邀请学生作为主题发言人参与,就是为了将青年学者论坛进一步打造成为推动青年学生向青年学者转变的平台,通过老师与学生展开学术对话实现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形成“传、帮、带”的机制,助力学生从对话受众走向对话主体,早日成为学界的主流。论坛在热烈的掌声和意犹未尽的对话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