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中心动态

新中国70年与人的全面发展”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25期“新中国70年与人的全面发展”青年学者学术会议于2019年6月8日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的20多名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与研讨。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供图:马琳)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作了题为《把握新中国70年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三个尺度》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新中国70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特定历史阶段与普遍历史趋势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唯物史观高度的问题。从微观历史尺度看,两者的关系实质上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从中观历史尺度看,是现代中国建构与人的发展的问题;从宏观历史尺度看,是社会发展形态更迭与人的发展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增岽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逻辑》的主题发言。他认为,70年来中国人不断地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是一个伟大奇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讨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当注重多学科性、多维度、综合化,特别考虑当今新技术形态下对于推动人的发展的诸种可能。他着重提出了理解70年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文化逻辑、理论逻辑与行动逻辑,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包括安民富民乐民和理想社会之主张、从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角度指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等,阐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跃升的内在逻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水静作了题为《人的现代化: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文化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现代化经历了一个起落沉浮的变迁历程,当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守正创新中锐意进取,正朝着内生性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行,对此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史宏波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谈了几点思考。他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的全面发展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主旨与主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与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研究和制定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敬斌教授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经验》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新中国70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他总结了三条经验:第一,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归宿;第二,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为历史性过程,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三,始终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道路。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东坡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新中国70年人的现代化发展是在探索民族独立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主动性建构与适应性革新的过程,是既考虑了全球化发展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斟酌了中国社会演进引发的内部系统的跳跃性发展,进而将现代化发展理念与中国社会的具体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终极任务,即探索新型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彰显特色优势——中华民族人的现代化;突出话语主导——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超博士作题为《探寻主体性:人的现代化的主线》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新中国70年,是中国不断探索现代化、求解现代化的70年;是不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70年。新时代必须重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人类学为指导,培育具有主体性、民族性、革命性、社会主义先进性独立人格的时代新人,才能够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使其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邱仁富作了题为《论人的生态创构》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转向,既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又凸显了人类发展的空间扩展。这就需要我们从相互性的角度去深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深化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解、深化对类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建构以信息为中心的人的生态,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相互转化的人的生态,进而推动人类和谐共生,形成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共同体,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向征作了题为《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发言。他首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增长是否带来人的发展?怎样去衡量人的发展?是否可以用指标评判?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怎样看待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人的物化和异化问题?进而从发展理念的角度,探讨我们是否可以跨越发展的“卡夫丁峡谷”,如何在强发展主义态势下,保持应有的清醒。他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在顶层设计上做出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新发展理念传导给人们,引导人们更正确的看待发展、实现发展,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关注内在精神世界的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张智作了题为《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对百年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一点思考》的主题发言。他提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绕不开的必由之路,于中国而言,现代化既是五四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未来五十年中国社会建设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绕不开的理论资源,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既是五四百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理论指南,也是未来五十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绕不开的重大命题,于中国而言,人的现代化既是五四百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成就,也是未来五十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的领域。并且认为,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的现代化问题,形成现代化的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和中国话语,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

本次论坛由张智策划并担任主持人。他表示,论坛主题鲜明、研讨深入、支持到位、参与广泛,与会学者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的学术理性和学术担当。